首页 > 国内  >  正文

医院出现幼儿园新生就诊高峰 专家开出七条“建议处方”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卉 记者 林清智)9月12日,现代快报记者从镇江江大附院(江滨医院)儿科了解到,该院从上周开始持续出现了一个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就诊高峰,而其中90%以上诊断为流感病毒。江大附院儿科专家顾兆坤教授介绍,刚刚入学的的新生,尤其是幼儿园小班及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最易发生交叉感染,每年开学医院都会出现一个新生就诊热潮,为此,他也为家长和学校开出了“建议处方”。

△通讯员供图

小班孩子为何易“中招”,免疫功能是关键

“上周四是我专家门诊,一天下来看了50几个孩子,其中30几个是刚上小班的宝宝,这个热度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很多家长都跟我反映,孩子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就感冒了,班上孩子也是接连中招。”顾兆坤介绍,几乎每年开学后,小班孩子都会有一个流感高峰。出现这个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免疫功能”,小班的孩子一直在以家庭生活为主,上学后,班上孩子多了,接触病毒、细菌的机率也大大提升,而三四岁的孩子免疫功能还不成熟,所以极易引发交叉感染,一人感冒,多人中招,这种情况一般会持续半年左右。

顾主任指出,分泌型IgA是人体较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活在呼吸道内,在6-8岁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所以小班孩子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是比较弱的,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疾病发生时,他们很容易中招。此外,3-4岁的孩子鼻毛很少、鼻孔比较狭窄、鼻腔血管比较丰富、气管和支气管短且较狭窄、肺泡数量少而且弹力组织较差,这些特点都是导致他们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

“从这段时间的门诊情况来看,主要高发的还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其中流感病毒占90%以上,孩子的表现就是发烧、咳嗽,一般会持续5天左右,只要对症治疗,很快就会好转。”顾兆坤同时呼吁,很多家长在孩子感冒就诊时,医生开出血象检查单后,都会表示不理解,为什么小小的感冒就要抽血?其实血象检查非常重要,它是判断孩子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如果是病毒感染,那么抗生素治疗就毫无必要,希望家长给予医生多些信任和理解。

[!--empirenews.page--]

这七条“建议处方”,家长和学校请收好

如何有效缓解孩子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呢?顾兆坤给家长和学校开出了一个“建议处方”:一是如果孩子感冒了,那么家长和学校应当立即隔离,感冒的宝宝最好不要去学校,避免交叉感染;二是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养成勤洗手、洗鼻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孩子大多能做到勤洗手,但勤洗鼻的却很少;三是幼儿园要做到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四是学校要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多晒太阳、多运动;五是要保证孩子喝水的量,在幼儿园老师要增加孩子喝水的次数,喝水能够起到净化口腔和胃肠的作用,十分重要;六是要根据气候适时添减衣服,尤其是在幼儿园睡午觉时,最好能做到换睡衣睡,天气逐渐转凉,午睡时如果不换衣服,从被褥中出来很容易受凉;七是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多吃瓜果蔬菜,不少孩子都有挑食的毛病,不喜欢吃的蔬菜,家长和学校可以剁碎做成饺子、包子或者煮汤,保证每天维生素的摄入量达标,幼儿园的餐点也要注意营养搭配。

“当然,孩子上幼儿园后,感冒生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家长也无需过于担心。”顾兆坤提醒,孩子的抵抗力是在成长和锻炼中逐渐增加的,家长和学校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同时,也要放手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多与同学交流,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