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荡寇风云》究竟是不是烂片,赵文卓还有出头之日吗?

早在第一次看到《荡寇风云》预告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去看看了。毕竟这些年已经很少国内导演敢拍古装战争片了。可当时一忙转眼去看,居然已经下线了,百思不得其解。也直到昨天网上可以看了,才看完,来发表一些意见。

我是一遍看下来,觉得还不错的,但是为何票房如此惨淡?

去网上看了一下评价,有的人它是十年来最好的战争片,有的人说它是十足的大烂片,两种说法都言过其实。

不说别的,2008年的《赤壁》战争场面和演员阵容都胜过这部,说他是十足的大烂片则是存心为了黑而黑了。

我的看法是,它可以去影院一看,也不该背上烂片的骂名,票房如此惨淡,你去看看这几年的有些烂片烂到家了还不是动辄几亿票房?而《荡寇风云》的失利,只能归根于他没有票房号召力。

什么是票房号召力?

如果是同样这部电影换成彭于晏来主演,票房能翻几番。你也别不服,就是事实。

或者再举个例子:徐峥+王宝强+黄渤这个组合绝对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不用管什么电影,这三人一起出演就足够有吸引力。

所以票房号召力要么就有小鲜肉,比如什么《盗墓笔记》《悟空传》《摆渡人》乱七八糟的,只要有小鲜肉票房不会差。要么就是有绝对的电影咖。

至于像赵文卓+洪金宝+万茜这样的组合,除了喜欢他们的影迷会去看,对普通观众来说是不够有吸引力的。这就是当下残酷的现状。

电影主创,吴樾打酱油

[!--empirenews.page--]

说回电影,这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一部动作战争电影,成也动作,败也动作。为什么这么说?你要是请了赵文卓和洪金宝,不让他们打一下不是太可惜。但是电影里动作戏码过多,抢了战争戏的风头。

戚继光和俞大猷打,和下属打,和村民打,和倭寇打,虽然他有“武神”的风范,但是电影里过多的动作戏减弱了他运筹帷幄的用兵之道,动不动就冲,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莽夫的形象。

当然不是说不能冲,只是你看电影里的剧情会发现,这样安排是不对的。

另外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些地方剪辑跳得很快,造成剧情不连贯。

至于那些说十足烂片的真的是为了喷而喷,比如说戚夫人大白天穿内衣?那个场景明明就是戚继光深夜提剑。还有说戚家军提着炮和超人一样,那明明就是经过改良的虎蹲炮,是有事实依据的。

还有人说剧情拖拉的,我也不想说什么。现在的人已经不能静下来看剧情发展了,巴不得每分每秒都打打杀杀,爆炸大场面才过瘾。

至于好的方面也很明显,电影里绝大多数地方都很还原史实,包括戚继光的惧内,义务的彪悍民风,以及花街巷战,戚夫人守城等。

影片的动作戏也很出彩,这个抖枪花的镜头就很帅。

还有赵文卓和洪金宝木棍对打的场景,赵文卓虽然也有些老了发福,动作虽不凌厉,却仍旧潇洒漂亮。

至于电影究竟为什么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烂片呢?一部分是缺乏宣传和票房号召力,一部分则是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一部电影是不够的。

[!--empirenews.page--]

这也是历史题材片难拍的原因。稍加改编别人说你不尊重历史,可都要拍出来吧,不够。《荡寇风云》就是这样,想拍出戚继光的用兵如神,可是怎么创建鸳鸯阵怎样算无遗策没有拍出来;想拍明朝的官宦斗争,却也只是一笔带过。你看《赤壁》只是拍一场赤壁之战都用了两部电影,想把戚继光抗倭的事情讲好一部电影怎么够?所以《荡寇风云》在观众看来就是“名不副实”,场面撑不起名号。而且电影的英文名也不好,“God of war”,唉,那就该叫《战神戚继光》了。

有人拿它和《绣春刀:修罗战场》比,说《绣春刀》甩他几条街,我是不敢苟同的。要不是有张震张译演技担当我是真看不下去的,要是想挑刺能挑的地方太多了。起码《荡寇风云》个个演技足够。

所以,我对《荡寇风云》的总结依然是可以一看,如果把它叫烂片而拒绝它,那国产电影就叫人看不到希望了,毕竟导演主演会寒心。

电影说完再说说赵文卓,人到中年是每个动作演员的分水岭。打,打不动了,拼颜值拼粉丝又拼不过小鲜肉。他们的出路在哪?

如果不坚持高强度锻炼,动作演员是很容易发福的,钱小豪钱嘉乐都是例子,赵文卓也不例外。但赵文卓比钱小豪好多了,虽然近年来拍的电影《大武当》、《全场通缉》、《白发魔女》不算佳作,但起码不是主角就是戏份重的配角。再加上他偶尔养养鸟写写字,秀秀恩爱,日子过得还不错。

赵文卓本身就是个“不争”的人,所以也不想多谈他和别人的恩怨。也喜欢了他挺多年,只能祝好吧。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