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正文

如果提前看了这部电影,靳东一定不会说某人“不男不女”

一向以演技精湛,为人低调著称的靳东,居然公开在微博上怼别人“不男不女”,且不管他这话说的谁,总之,话一出口之前包装的儒雅老干部人设是免不了要受人质疑了。

什么叫“不男不女”?

用李银河老师的话来说,说这话的人很是没教养,一般只有很俗气的人才会如此看待LGBT人群。

公开说人家不男不女,到底伤害有多大,荻上直子导演的《人生密密缝》给出了答案。

1

一样的LGBT题材,不一样的态度和视角

同样是将故事聚焦于跨性别者,《人生密密缝》却不同于欧美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欧美电影中身份焦虑、性别认同带来巨大的矛盾和裂缝,这部日本电影则展现了一种“小津式”的润物无声、细水长流。

编剧兼导演荻上直子曾创作、执导过女性治愈系电影《海鸥食堂》,三个精怪的欧巴桑令人感到纯净缱绻,但是荻上直子却一直强调:“绝不是治愈,或者是没有一星半点儿的温情。”

[!--empirenews.page--]

在《人生密密缝》中,荻上直子同样没有刻意煽情却让人感到温暖。

刚开始因为是LGBT题材,我以为看到的会是一个变性者面对生活的种种艰难,然而影片的叙述重点,并非“变性人”。它真正讲的,是每个“普通人”充满烦恼的残缺人生。

“普通的定义是什么?”这是片中的同性恋男孩小海,对反同母亲的诘问。

的确,要说“普通”,反倒是变性人伦子的人生,看似异类,实则平衡。其他人的生活,都在“普通”下隐藏着残缺。

伦子男友的外甥女小友,更像是影片的真正主角。她的人生如同便利店的饭团,不起眼。母亲四处浪游,将她独自扔在家中。

她变得孤僻,不爱说话,抵触乃至怀疑一切亲密关系。她会对着舅舅政男和伦子的合照嗤之以鼻,面对陌生人突然的关心,她的第一反应是惊恐地躲开,盯着对方。

[!--empirenews.page--]

这是无数次的眷恋被辜负后,才会有的举动:为了避免被拒绝的痛苦,先拒绝别人。渴望,却又恐惧,创伤性应激般的纠结,跟自己过不去。

同时,其他人的生活下也暗藏激流。比如小友的母亲,和外婆之间总是无法修复的母女情。再比如小友的玩伴小海,由于性取向不被母亲理解,陷入纠结困苦。

他们以普通的方式,过着不普通的人生。相反,倒是伦子在奇异的外壳下,努力过着寻常生活。

[!--empirenews.page--]

对于身边投来的种种不解,她选择用编织的方式排解烦恼。似乎这样,就能将烦恼一针针缝进她的“供奉”里,紧紧扎起,烧掉。

可以看出,导演的初衷并非要表达跨性别者因自己身为跨性别者而遭遇的烦恼,也并不是要大声疾呼反对歧视,消除对LGBT的偏见。而是想要透过电影让大家明白:人,生而不同,但存在即有其意义。

2

所谓母亲,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

虽然有伦子这样独特的角色,但我认为《人生密密缝》所讲的,并非是一个关于LGBT的平权问题。更多的是想借这个特殊的角色,讨论女性的样子,甚至想重新诠释一下母亲这个角色。

影片中“母亲的形象一共有五个:离家出走的小友妈妈、照顾小友的伦子小姐(代理妈妈)、小友同学小海的妈妈、小友的外婆、以及伦子小姐的妈妈。

[!--empirenews.page--]

就像伦子的母亲没有放弃伦子,小友也对应着没有放弃自己的母亲。但是在母亲这个角色上,荻上直子赋予的意义,并不是一个控制者,或是权力象征,而是一个性别上的教导者。

伦子所做的一切,是在教导小友如何成为一个女性,所以才有了最后的礼物——毛线编织的乳房,这也是伦子青春期时从母亲处收到的最重要的礼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像是在说一个女人首先要通过母亲这个角色,懂得何为女性,才能教会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合格的女性。

[!--empirenews.page--]

小友从一开始对“异类”的厌恶,到后来对伦子产生母女般的亲密、对小海产生理解与同情,亦是在编织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一针一针密密的缠绕修补着内心的残破,塞进套里的烦恼也有化为灰烬的一天。

他们用“密密缝”的方式控制愤怒,与这个伤害他们的世界和人们达成从自我出发的单方面和解。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