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心理  >  正文

普洱致癌论战进展:方舟子退守舆论监督,普洱联盟声势大而阵脚乱

普洱致癌的论战进一步发展,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反驳方舟子的阵营中来。有人甚至出主意直接到方舟子的老巢美国的法院去告方舟子,因为他的恶意造谣直接影响到普洱茶行业市场以及600万相关普洱茶农的切身利益。

表面上方舟子没有露怯,但是大家注意他的表达,他认为他能胜诉的有力支撑是他的行为属于舆论监督,而如果原告被证明是通过各种势力借助各种手段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伤害,那就是打压舆论监督。

其实关于普洱茶含有相关的致癌物质含有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等各种真菌毒素的各种实验,不需要拿各种样本说事,肯定是有一部分的产品含有这些毒素,由于生产及存储过程环境导致的问题。但是不能武断的说,所有的普洱茶都含有毒素。就像我们论证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能说你看到的乌鸦都是黑的,然后就证明所有乌鸦都是黑的。无论多么荒诞,但这就是科学需要遵守的基本逻辑。方舟子号称自己的严谨,这一点原则需要遵守。

反观普洱联盟这边,由于人多嘴杂,大家没有实现商量好就各自发言,貌似人多势众,实际上阵脚混乱,甚至彼此自相矛盾,被对手抓住把柄,反不如方舟子一如既往的攻击策略。

云南农大校长盛军回应声称即将组织全国多个科研机构专家,在全国各个普洱茶重点存茶地区仓库抽样老茶1万份,进行检测,承诺两个月后就检查结果发布论文与公众知晓。

方舟子回应撑,这种研究方法有问题,首先质疑这么大的样本量根本不能两个月内完成检测和写论文,所以一定是捏造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其次教育说,要进行调查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样本量。同时拿出云南农大副校长徐昆龙的30个样本调查结果,都含有黄曲霉素,来事先预定他们自相矛盾的结果。

[!--empirenews.page--]

本人曾在调研机构从事相关全国性抽样调查研究四年多的时间,对此稍稍有点了解。抽查样本的多与少,并不决定抽样调查结果谁更加准确。关键在于抽样的设置。盛军校长计划在全国的重点存茶地区进行抽样,关键是这个重点存查地区怎么界定?这个前提筛选条件是否就已经屏蔽了有问题的普洱茶的存在可能性或者降低存在的概率?

再啰嗦几句,我们市场所说的大数据,以为数据越多,结果越准确,实际上并不然,如果进行抽样调查的样本分布不够科学,不勾均匀,那么哪怕你的数据占有全样本的99%,也不能得出一个100%的准确权威的结果,这就是上文所讲的论证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逻辑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两位校长,把抽查样本的筛选前提及其科学分布原理与大家有个公布,当然他们会。但是这位徐副校长通过30个样本就得出结论明显太过于草率。

在这里,本人可以大胆预测,盛军校长抽样得出来的结论一定不可能是100%不存在黄曲霉素,如果是是这样,那么意味着他的样本设置不科学。因为有些普洱茶存在这些毒素,这是不可抹杀的。关键是在于这个比例的问题,以及检测出毒素样本其存在的原因。

但是方舟子紧接着貌似嫌事不够大,或者觉得对方是在无能将,干脆就把矛头指向所有的黑茶:包括茯砖茶、四川边茶、六堡茶等等,貌似有点独孤求败的气概。但是大家别忘了他最后有恃无恐的依仗:他定义自己的行为是舆论监督。只要检测结果中有一定比例的黑茶存在黄曲霉素,他就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关键问题是,方舟子此番全盘否定所有的普洱茶,是没有智慧的。这种明显有点活力过猛的行为,让更多的人反弹,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质疑他动机以及背后势力。

而作为茶叶联盟的来讲,完全不需要因为涉及到多少经济利益问题,而忌疾讳医,借机整顿一下市场也是好事。当然作为一个爱好喝茶的人来讲,我是不愿意未来所有的茶叶都变成规范化工厂统一出来的茶叶的。那样喝茶没有惊喜,变得无趣,而且少了很多丰富的内涵,丧失了茶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整顿市场也需要长远考量。

回想起此前,更多的科学研究试图表明,千年古树普洱茶中含有的长寿基因,甚至有保健品集团锻造出所谓的“帝普洱”速溶饮品,提取普洱中的长寿精髓。余秋雨还神秘兮兮的表达普洱茶中“神秘的微生物大军”,创造着我们未知领域的生命奇迹。

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万物我们很难给他的本质属性下一个终极的定论。万物皆玄。也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由正反双方两股绳子搓揉在一起的,而且每一个绳子也是正方两面杂糅的。东西在不同的条件下或者需求之下,展现出他不同的维度,关于普洱茶,我们谁也不要自信的说明我们自己就都完全懂了,留些余地,源远流长,海阔天空。

作者:云月间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