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电视机越做越薄,究竟有没有必要?

最近这两年,“超薄”成了旗舰级智能电视必须具备的属性,“薄如画”、“比iPhone还薄”等字眼屡屡出现在各大生产商的宣传文案中,鉴于现阶段愈演愈烈的“超薄”趋势,本期内容,HDP市场调查就为大家聊一聊“超薄”背后的故事。

超薄电视的优势

1.更省空间,尤其是对于有壁挂或内嵌式安装需求的用户,可以使电视机占用的空间被压缩到极致,而且这确实也是电视一直以来发展的趋势。

2.更美观,无法否认,超薄概念级智能电视本身具有强烈的现代工艺质感,正好迎合了人们挑剔的眼光。

影响

1.音响性能严重阉割:现阶段的主流音响普遍采用密闭式、无源辐射式、耦合腔式、号筒式四种结构,然而无论是哪一种结构的音响,都需要一定的箱体空间来作支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音响箱体空间直接音响音质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液晶电视音质还不如CRT电视,以及一些高端液晶电视多采用分体式结构的原因。

2.背光方式局限:LCD液晶屏幕背光方式分为直下式背光和侧入式背光两种,由于一味强调“超薄”,很多电视都使用了更易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方式,但这种背光的缺点也很明显:无法完全避免漏光,而且屏幕亮度不均匀。

3.生产成本:极致超薄的机身意味着要求更严苛的生产工艺,往往使电视的良品率大幅降低,正如小米电视4的发布会上,小米电视负责王川所说“十分之一的良品率是所有工程师的噩梦”,小编想说噩不噩梦不重要,如此夸张的损耗比最终仍然会分摊到用户头上。

写在最后

本文并不是抨击电视不应该朝“超薄”方向发展,而是劝诫小伙伴们不必一味追求一厘米,甚至是几毫米超薄属性,电视机毕竟属于影音一体的大屏设备,画质、音质、成本才应该是关注点。

最后说句大实话,对于电视机壁挂安装方式来说,1厘米与10厘米之间的区别真的不大,给电视机身尺寸留一些空间,换回更高的性价比,其最终体验更为理想。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