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减肥  >  正文

“行的端”不仅是做人原则更是养生之道

俗语中“行的端”不仅是做人原则更是养生之道,走路也是一门养生之道;多走路,好处多。研究表明每天走路多的人身体明显比少运动的人健康。每天得多走路,既环保又健康。

行的端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预防心脏病:步行锻炼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著名心脏病学家怀特博士就首创了以走路作为心脏病和心梗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

预防大脑萎缩:研究表明,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还能有效预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50%。

预防糖尿病:其实控制糖尿病并不难,若能一星期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 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有益肠胃:走路使肺的呼吸量加大,增强肺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能力,提高免疫力。

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场行走革命。在很多国家,人们已经把行走作为21世纪人类获得健康、长寿、幸福的健身法宝。尽管具体方法各异,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健步行走。

据调查,人们平常走路的速度、姿势都太随意,只有6%的人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也就是说,还有94%的人平时白走路了。行的端是关键,四个方面的动作要协调。

1.摆胳膊

摆胳膊对走也很重要,时常会看到一些人,走路时,胳膊摆得好坏,还要看手与脚的动作是否同步。

胳膊与腿的动作是相互关联的,右脚向前迈出,左手向前摆。特别是当膝盖伸直,脚向正前方迈时,与脚的动作相对应,胳膊自然摆出。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胳膊摆动时,肘部分自然伸与折。

2.伸直膝盖

膝关节伸直了,步伐变大。至于步幅到底多大,应使你觉得舒服为好。

伸直膝盖有个窍门。伸直膝盖走时,上体稍向前倾,后腿膝盖自然伸直,步子迈大,腰与腿要有效配合。

3.脚向正前方迈

上体伸展,膝盖伸直,走起来脚自然向前迈。脚的内侧足迹形成一条直线,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和后脚重心转移是有一定关系的,身体重心在整个脚掌上滚动,形成前脚向正前方踏出的动作。

4.上体伸展

上体笔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腹部稍有起伏。

需要指出,即使两肩向后拉,也不要有意用力向后拉,而是自然向后。调整全身的姿势,并使身体维持平稳,轻微呼吸,腹部略有起伏。

正确的走路姿势让人看起来更有精神,身体也能够充分的得到锻炼,本来一天就很辛苦,千万别让自己的路白走,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行。

编辑: CJH

网站模版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