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心理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河南医改大迈步,药价便宜了!看病方便了!

医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5年来,我国深化医改坚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普惠型、兜底型民生建设相继推开,医患双方的获得感逐步增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等方面迅速迈进,改革成就举世瞩目。河南医改实施以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开展远程医疗实践、建设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什么时候看病能够便宜点?”——以前,类似这样的感叹,对于奔波在医院的患者来说恐怕并不陌生。不过,从今年9月份开始,期盼终于成为现实,看病拿药确确实实便宜了不少。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直是深化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也被誉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今,河南深化医改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全省284家公立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零差价,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受惠。

药价真的便宜了吗

【普及】284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从9月份开始,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医院药品要按照进价卖给患者。也就是说原价进、原价出,药品价格将平均下降12.7%左右。与此同时,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报销等配套改革。至此,药品加价15%销售成为历史,医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系统准备完毕,现在切换。”2017年8月31日零时,随着河南省多家公立医院拉开医药价格改革大幕,郑州市中医院医药价改工作也正式启动。

0点25分,全院在岗人员见证了医药价格改革后医院首张急诊患者费用清单的诞生;随后,病房医生、护士开始加班加点,开新医嘱,认真核对;6点,病房药房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对全部病区的发药工作;8点,医院迎来医药价格改革后运行的第一天……

很多患者或许不理解,不就是药品降价,有那么麻烦吗?记者了解了一些细节,或许可以帮大家解惑:

为了让信息精确,郑州市中医院物价科、药学部将近三万条信息逐一核对确认,交付信息科录入系统;进行系统模拟操作;制订应急预案,提前准备医疗门诊收费票据(手工票)、处方、检查单等纸质空白医疗文书,以备不时之需……

8月30日晚11点30分,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药房内,信息科、药学部等人员正在对系统进行最后的调试。记者获悉,除了药物(中药饮片除外)全部零差价外,该院其他医疗服务项目共有3700项涉及价格调整,其中有升有降。这些信息容不得一丁点差错。

【保障】 都在为医改稳妥推进而努力

[!--empirenews.page--]

很多医院都提前两周或者一个月、两个月在确保这个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万无一失。根据政策颁布的进展,从政府部门到各个医院,都在为医改稳妥推进而努力。

7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8月26日下午,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物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动员会,会上确定了2017年8月31日零时起我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同步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报销等配套改革。

8月30日上午,郑州“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气会”在郑州儿童医院举行,郑州市卫计委医改办主任杨建华,对郑州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进行通报。

……

这也保证了全省284家公立医院,顺利拉开医改药品零差价的大幕。

【目标】 2020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据了解,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并同步调整价格是河南省《关于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的一部分。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还要引导患者分级诊疗。

比如,在这次价格调整中,为方便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重症精神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省卫计委、省人社厅已从医保药品目录中筛选了180多种常用药品,补充了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

医院的药品零差价了,那么医院由此减少的费用呢?《实施意见》提出,因药品零差价销售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90%,财政按照原供给渠道补偿10%。哪些地方会调整?《实施意见》有明确表述:合理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儿科等服务项目价格。不过,调整后的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总体上不增加群众经济负担。

《实施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择至少50种,县级医疗机构选择至少100种慢性病、常见病开展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并逐步扩大病种范围。鼓励上级医院出具治疗方案,下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治疗。

河南省省的目标是,到2020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明显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增幅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幅相协调;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

远程中心 专科联盟 医联体

医疗新模式让老百姓看病更方便

如何让老百姓更为便捷地看病,是当前医改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省是全国较早开展远程医疗实践的省区之一,远程医疗和卫生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医联体等形式,从另一个角度给老百姓带来互联网时代的改革红利。

远程医疗中心 让看病更便捷 又缓解了大城市医院的压力

[!--empirenews.page--]

9月6日,驻马店市西平县的杨先生,因患骨科病来医院就诊,但筛查一圈未能确诊病因。正发愁怎么办时,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请远程会诊。很快,该院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帮患者诊断病情,并给出了治疗方案。

“在家门口就能请到省级医院的专家。”杨先生说,之前还以为只是概念炒作,这次真实体验后,才发现真是为老百姓带来了便捷。

杨先生受益于我省远程医学中心——河南省卫计委等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该体系面向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免费提供远程综合会诊、远程专科会诊、远程手术示教等各项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医学中心主任赵杰介绍,中心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疑难杂症会诊,日均100例,高峰时150例,2016年共在线会诊疑难病人近3万例,远程专科诊断12万例。远程医疗中心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也有效缓解了大城市医院的压力。

成立专科联盟 建设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

河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黄红霞介绍,除了远程医疗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智慧医疗在推动分级诊疗方面,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便捷。

9月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联盟正式成立,启动省内独家的生殖专科远程会诊平台,解决基层不孕不育就诊难题。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启动建设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以来,最新成立的一个专科联盟。而类似这样的联盟,在该院已经有22个。

成立专科联盟,是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逐渐升级的必然路径。随着该体系的深化,以该院为龙头,省、市、县以及基层社区医院四级联动的双向转诊新秩序已经初步形成。

在该院,每一例双向转诊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截至8月底,有10072例急危重症患者上转至该院就诊,4037例康复期患者下转至协作医院进行后期恢复性治疗。

[!--empirenews.page--]

河南“医联体”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沉到基层中去

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河南儿科医疗联盟为典型,报道我国医疗质量和可及性全球排名上升得益于医联体等制度的推行。

河南儿科医疗联盟,成立于2014年9月,目前拥有142家成员单位,上联北京儿童医院集团,下联141家县市级成员单位(7家省外医疗机构)。作为河南儿科医疗联盟理事长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专家团走进各县市成员单位,3年多来开展大型义诊49场次,义诊近9000人次,真正将优质医疗技术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

实施“百名医生、百名护士”培训,备受基层儿科医生和护士的欢迎。截至目前,郑州市儿童医院通过“双百”培训,已免费培训10期752名基层医护人员。构筑四级急救网络,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16年,河南省儿科专科联盟共转运重症儿童4244人次,远途转运危重症患儿国内第一,其中医疗联盟成员单位占比61%,200公里之外患儿占62%。

“医联体工作着力解决的就是上级医院‘舍得放’、基层医院‘接得住’和患者‘愿意去’的问题,其关键就是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沉到基层中去,实实在在帮助医联体单位儿科水平提高。”河南儿科医疗联盟理事长、郑州市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介绍。

医改的“骨头”最难啃

漯河中牟成为全国先行者

医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而公立医院改革被誉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级示范名单的出炉,无疑是一种高度认可和肯定。

8月28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其中河南省漯河市和中牟县双双获选,可谓双喜临门。

作为国家级示范名单的佼佼者,漯河市和中牟县在医改方面的成绩,或许也从侧面印证河南省医改取得了重要进步和成绩。

[!--empirenews.page--]

【喜讯】漯河、中牟入选全国医改示范城市(县)

8月28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确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和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北京市等15个城市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将天津市北辰区等26个县(区、市、旗)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区、市、旗)。

其中,漯河市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市;中牟县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区、市、旗),可谓双喜临门。

作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前列,要带来什么样的示范作用呢?《通知》里也给出了答案。

《通知》强调,成为全国示范后,要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巩固完善破除以药补医成果,统筹推进医疗价格、药品采购、人事薪酬、医保支付、绩效考核等改革,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通过集中采购、规范诊疗行为等降低药品耗材、检查化验费用,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建立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的公立医院补偿新机制。

还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联体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做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签约服务质量和效果。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师提供技术支持的签约服务团队,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empirenews.page--]

【漯河】多次改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行者

漯河,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也是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2年6月,临颍县、舞阳县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

2016年5月,漯河市被确定为第四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2017年4月,漯河市在全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评中获得第一名,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复评,得到国务院医改办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成为河南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市。

从2017年7月1日零时起,漯河市实行药品集中采购、集中支付,落实“两票制”,这一改革又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先行者”。

据悉,漯河市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自7月1日起全面实行药品委托集中采购和药款集中支付制度,落实“两票制”。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

无疑,医改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改革红利也在惠及老百姓的方方面面。

河南医改正在通过一些具体而确切的措施,例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统筹安排预约、检查、诊疗、转诊、支付结算等环节,推进互联网预约分诊、诊间结算、结果查询等应用。给老百姓带来了或正在带来更多的改革红利……

来源: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董彩红/文 沈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