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心理  >  正文

工作压力是痛苦的体验……

压力是由生活事件和认知偏差一起引发的痛苦体验。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压力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环境的压力等各个方面,长期的压力会使人们患心身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等以及削弱大脑功能、降低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甚至痛苦不堪,度日如年。

平时及时的排解压力,才能健康生活,常见的心理减压的方法有: 1 学会倾诉

倾诉是一种解脱,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所以不能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的人倾诉。使自己早日摆脱困惑,还会成为联系彼此感情的纽带,点燃心中的希望。 2 学会倾听

懂得倾听,不仅是关爱、理解,更是调节双方关系的润滑剂,每个人在烦恼和喜悦后都有一份渴望,那就是对人倾诉,希望倾听者能给予理解与赞同。 3 失去时学会放下

只有该放下时放下,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放得下自身的障碍与执着,才能背负起更大的责任与重担。

4 学会感恩

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总有健康的心态。感恩是另一种的包容,另一种的体谅。 5 学会多做好事

做好事,获得快乐,平衡心理,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 6 调整好期望值

心理学公式:情绪指数=实现值/期望值。分数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分母越大,分数的值也就越小,即期望值越大,情绪指数也就会越小,这里的“越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烦恼”和“苦闷”。反之,及时调整一下期望值使之变小,分数的值就会立刻变大。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当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的所及之内。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强求别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7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是避风港”,“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社会生活哲理揭示了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平衡的影响。 8 正确理解“舍得”

“舍得”是中华几千年文明之精髓。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能“舍”方能“得”。正确面对舍得,才能保持阳光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