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饮食  >  正文

上海人,没喝过“头排酒”,别说自己醉过!

俗话说周末不喝酒,人生路白走。其实人生的喜怒哀乐大多离不开酒,梦一场,醉一场,酒里有太多的故事。喝过这么多酒,你知道酒是怎么酿造的吗?

就在前几天,头条菌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到了“中国酒都”宿迁,参加了中国头排酒开窖节,有幸喝到了健康绵柔的头排酒,见识了酒文化。

说起宿迁,很多人都不陌生,项羽的家乡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坐拥“三河两湖一湿地”的宿迁,也是世界三大名酒湿地产区之一。宿迁以酒为媒,蓝色经典系列酒香飘四海,名扬天下。

[!--empirenews.page--]

自古以来“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洋河的美人泉水质透明,绵软甘甜。用来酿酒再合适不过。

那么什么是头排酒呢?春不捕鱼,夏不酿酒。每年从梅雨季开始,6、7、8三个月洋河都不蒸酒,到了9月中旬,酿酒师傅才开始复工起窖,酒醅复苏,经过180天超长发酵期,生产出来的酒就是“头排酒”。市面上最畅销的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等等,据说大多都来自不同年份的“头排酒”。

在洋河的酒厂里,每斤酒都能卖出好价格,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压窖”三个月不生产呢?其实,无论是休渔还是压窖,都是一种“慢”的选择。在事事求快、时时求速的当下,社会愈发浮躁,各种“速成”的背后,往往不过是竭泽而渔、揠苗助长的老路。

[!--empirenews.page--]

相反,“春不捕鱼,夏不酿酒”,顺应天时,耐住心性,不着急,不浮躁,方得大自然最丰厚的回报。四百年技艺传承,81道核心工序,洋河一群手手相传的老匠人在用尽一生的精力做好一件事情。

开窖

经历长达180天的发酵期,洋河终于开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都赶到了头排酒开窖节的现场,一起见证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empirenews.page--]

工人师傅们开挖酒醅,唤醒了沉睡的老窖池,酒香瞬间扑鼻醉人。窖池的墙面很老旧,霉迹斑斑,却是别家酒场求之不得的活历史。

装甑

装甑是最考验匠人技艺的核心工序,讲究心平气和。这一个甑,一个熟练的师傅装满也要30分钟。讲究的是“轻、松、匀、薄、准、平”。

在装甑的时候,洋河股份的总裁钟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慢一点,不着急”。正是这种工艺上的“小火慢炖”,才酿造了洋河酒的绵柔。急不来春夏秋冬的变迁,更急不来一瓶好酒。

[!--empirenews.page--]

出酒

经过装甑和蒸馏两个环节,出酒口终于流淌出汩汩绵柔的头排酒,也流淌出一种收获的喜悦。

师傅将刚淌出的头段酒提走了,这叫摘去酒头,手工班头排酒,出酒是讲究“掐头去尾”,适当的摘去酒头,待无杂味、怪味,才开始正式接酒。

白酒分为特级、优级、一级、普及这4个级别,头排酒是最好的。“头排酒之所以品质上乘,与洋河独有的绵柔酿造工艺有关。”头排酒入口绵柔,绵柔的核心是“三低工艺”,讲究的是低温入窖、低温发酵、低温馏酒。

[!--empirenews.page--]

这棵历经两百多年风雨沧桑的黄杨树,是百年地下酒窖的历史见证者,风雨无阻的守卫着窖群。

31连跨酿酒车间

“跨”是目前中国白酒酿造场地特有的表示单位,每跨约3000平方米。洋河31连跨酿酒厂房总长698米,宽133米,占地约9.3万平方米。走在里面就一个感觉,大!

“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颠书醉狂草,

梁山泊里结义酒,红楼梦中令尚欢。”

如果没有酒,中国的礼仪文化恐怕要少掉一半。

不要只懂喝酒,还要懂点酒文化。

推广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